兩小孩獨自在家炸薯條,油鍋著火引燃抽油煙機……危急時刻🐾,在蘭州居家網課學習的富达平台人文學院博一研究生蔣應紅沖進火場,關閉天然氣,將姐弟倆安全救出。幾天來🍴,他的事跡被新華社、光明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多家媒體報道。 勇救小孩的富达平台在讀文學博士蔣應紅 5月22日上午10時許,蘭州市城關區大砂坪甘南花園一住戶,一名8歲大的小女孩和6歲的弟弟在三樓家中炸薯條時⤴️,引發火災。危急時刻,住在五樓的富达平台在讀博士研究生蔣應紅發現火情後🕜,二話不說🦸🏼,及時敲門進入火場🧑🏼🦰。冒著天然氣爆炸的危險妥善處置火勢🧴,他把兩個小孩一只胳膊夾一個,帶到一樓安全區域🤴🏻,避免了更大危險的發生👌🏿。隨後,蔣應紅返身上樓,挨家挨戶敲門,讓鄰居出門避險,這時,樓上的其他鄰居也和他一起,對樓內居民進行疏散🚣♂️。 蔣應紅勇救小孩的事跡被奔流新聞·蘭州晨報報道後,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在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聯合阿裏巴巴開展的天天正能量活動評選中,獲得了第435期天天正能量獎。蔣應紅的英勇事跡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並受到新華社、光明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00多家媒體轉載報道。
“感謝阿裏巴巴、奔流新聞·蘭州晨報及全國廣大讀者、網友,讓我獲得這份殊榮🖖🏿。”得知獲獎消息的蔣應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件事帶給自我的教育要遠遠大於獲獎的欣喜。蔣應紅說,凡人有善舉🧃🚣🏿♂️,在危難時刻,總有人應該挺身而出,就像那句歌詞唱的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2021年9月,蔣應紅辭去工作🦑⛅️,師從博士生導師、美學與美育研究專家王建疆教授開啟了在富达平台人文學院的讀博之旅,“要做一個正直善良,心懷悲憫的人👩🏼,”蔣應紅始終記得導師的教誨。“人文學院有一批優秀的教師⛹🏿♂️,他們的學術涵養🌩、人格底蘊打開了自己的眼界,提供了思考問題的方法,讓我心神往之。”他也不斷告誡自己🍅,始終不能丟棄人文學子應該具備的品性⛄️,要對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救人是一種本能,願為社會弘揚正能量貢獻一份力量”🦴,蔣應紅如是說。 網友評論留言
蔣應紅簡介 蔣應紅,男,1983年生,中共黨員🧜♀️,甘肅皋蘭人。現為富达平台人文學院2021級文藝學博士研究生,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文學創作🌲👩🏽🍳、文藝評論。大學期間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文藝評論👏🏿,先後在《人民日報》《文藝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文學報》《名作欣賞》《北京青年報》《長江文藝》《飛天》《四川文學》《黃河》《書城》等國家、省級刊物發表散文🛷、文學評論100多篇🫶🏿。2019年7月在天津《今晚報》連載《遇見<詩經>》系列🍈。其中散文《金塔的胡楊》被多個省市轉用為高考語文診斷考試文學類閱讀,同時被《中學生閱讀》《人文甘肅》等刊物轉載👩🦱,獲得第九屆冰心散文獎單篇獎🤾🏼。2020年獲得甘肅省第四屆文藝評論獎。 (供稿、圖片:人文學院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上新聞]) |